2012年1月28日星期六

穆斯林国家与中国的密切往来对维吾尔人有利吗?

穆斯林国家与中国的密切往来对维吾尔人有利吗?

随着中国与穆斯林国家贸易往来的迅速加强,中国与这些国家在政治、社会方面的交往也在日益频繁。

中国与伊斯兰世界各领域的关系正在加强,与此相反,中国对本国穆斯林则在实施宗教镇压,这正是引起观察者注意的问题。以前在阿拉伯世界的媒体上也有过这方面的争议。观察者认为,揭露中国的反面宣传在将穆斯林国家与中国密切往来的局面引向有利于维吾尔等中国穆斯林民族的过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中国与中东穆斯林国家的贸易额往来日益增加。据资料显示,从2005年至2009年的仅仅四年中双方的贸易额达到了一千亿美元,较以往增加了87%。目前,中东穆斯林国家已成为越来越吸引中国投资商、工人和游客的地区,双方的交往也日益密切。

现在,在中国生产的汽车、生活用品等商品在阿拉伯市场非常常见,甚至在以色列实施禁运的加沙地区,也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中国的商品。此外,中国还跟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许多伊斯兰国家签订了与穆斯林生活息息相关的关键建筑的建设协议。其中,阿尔及利亚的一家清真寺由中国建筑商承建就是一个很典型例子。面积为40万平方米的这座清真寺的竣工意味着它将成为继麦加清真寺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的第三大清真寺,也会成为世界各地穆斯林朝拜的重要场所。中方承诺四年内完成这一庞大的工程。

在观察者看来,“9·11”事件为中国创造了进一步走向伊斯兰世界的绝好机会。与美国相反,中国在这些地区赢得了很多贸易机会。例如,2005年至2009年,中国与这一地区的贸易额增加了87%,而在同一时期,美国与中东的贸易额反而下降了45%。在这方面,美国权威杂志之一的《亚特兰大》杂志曾发表过一篇题为“中国特色的伊斯兰”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中国加强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是中国“赢得伊斯兰世界的信任”这一重大战略的一部分。“9·11”事件为中国实现该战略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即“9·11”事件之后美国执行的外交政策引起伊斯兰世界的不满,穆斯林在获得美国签证时的困难的诸多因素给双方的关系造成了阻碍。

在旅居沙特的维吾尔知识分子斯拉吉丁先生看来,除了以上因素之外,中国企业以低价获得市场优势的战略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有些专家认为,中国在伊斯兰世界实行的政策之所以能获得成功也与中国巧妙地利用“软实力”有关。比如,中国为了进一步走向中东市场并加强与22个穆斯林国家的政治与贸易关系,于2001年建立了“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据了解,该协会的大部分领导都是精通阿拉伯语以及在阿拉伯世界常用的法语,他们也经常走访阿拉伯国家。《亚特兰大》杂志的评论还指出,2010年亚运会举行之前,中国在广州建造了一座清真寺。当问起建造这座清真寺的目的时,广州市民族与宗教委员会的官员告诉记者,“为了迎接参加亚运会的穆斯林国家的代表队,我们建造了这座清真寺”。的确,参加此次亚运会的国家中,一半以上都是阿拉伯国家,比赛期间中方向这些国家的代表队提供了清真食品。《亚特兰大》杂志指出,广州的“瓦卡斯(Waqas)”清真寺用清真食品为参赛的阿拉伯国家代表们设宴,这只不过是中国为赢得阿拉伯世界的信任而做出的几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斯拉吉丁先生还指出,一方面中国试图在外赢得伊斯兰世界的信任,另一方面,在国内则对维吾尔等穆斯林民族实施宗教压迫,而这一问题则日益突出。

那么,中国与伊斯兰世界建立密切关系,是否有利于国内穆斯林—尤其维吾尔人—情况的好转呢?《亚特兰大》杂志在评论中特别提到,中国讨好伊斯兰世界只是其对外政策而已,跟对内政策是两码事。文章指出:“中国政府的这种多边、包容的文化的政策可能只是对外的。然而,在国内阻止伊斯兰教信徒参加宗教活动,尤其维吾尔穆斯林,这方面的报告有很多。”

当问到中国与穆斯林国家关系的加强会不会有利于维吾尔等穆斯林的情况好转时,斯拉吉丁先生表示,中国对穆斯林的态度经常成为阿拉伯世界媒体的关注点,这方面的批判性意见也越来越多。斯拉吉丁先生还特别强调,评判中阿关系时,区分政府和人民是非常重要的。他还提到,中东地区发生的“阿拉伯之春”后的民主环境将对提出维吾尔议题创造良好条件。

来源:RFA 中文翻译首发:维吾尔在线

1 条评论:

  1. 当阿拉伯世界完全实现民主制度后,维吾尔穆斯林的声音才有可能被阿拉伯世界倾听。

    回复删除